《摩诃止观》| 又别教初心不愚于法。达解一切功德犹如幻化 每日快报

来源:祖道影    时间:2023-04-15 19:58:14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知是空华·即无轮转

欢迎关注祖道影

圆觉汝大智,黙然无言说。

离却一切相,是入不二门。

——祖道影

《摩诃止观》

[隋]智者大师

《摩诃止观》是智顗晚年最为成熟的止观著述,从全书恢宏博大的体系来看,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佛学导论和禅学巨著。“摩诃”,意为大,指智顗所著渐次、不定、圆顿三大止观著作中最高阶段的《圆顿止观》,所以《摩诃止观》也称作《大止观》。“止观”,从狭义上说,指禅定修行的实践方法。

卷第六下

又别教初心不愚于法。达解一切功德犹如幻化。于名字不滞而修方便。具五因缘。以益众生。上根也。圆教十信六根净时。即遍见闻十法界事。若是入空尚无一物。既言六根互用。即是入假位也。又五品弟子正行六度广能说法。即是入假之位。何必待六根净耶。又初心之人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圆观三谛。尚能即中岂不即假。大品云。初坐道场尚便成正觉。转 轮度众生。又六即料简。便有出假之义何须待至五品耶。上来诸教皆有三位。若定判者。应取下根以明其位。则有二义。一依教故。二决不退转入假行成。中上乍有进退故不约其论位。既有三根出假。例应三根入空。谓情入。似入。真入情入者。触人能入非谓散情。缘谛之观。于似真之前与空法尘相应若尔何益。此有情益。若益无退。不并退。设退能忆念数修后致大益。 问。通别上根能入空出假。与圆何异。答:通人出入不能即中。别人次第出入不能一心。圆人一心出入亦能别出入。谓多入中少入二。多入二少入中。多入空中少入假。多入假少入空中。多入假中少入空。多入空少入假中。虽别增减而三谛不缺。若尔。则非次第之别。然尚能为胜别。况不能为劣耶。二明入假利益者。菩萨本不贵空而修空。本为众生故修空。不贵空故不住。为益众生故须出。故有从真起应法眼称机。应以佛身得度。即作佛身说法授药。应以菩萨二乘天龙八部等形得度。而为现之。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乃名利益。三藏菩萨虽复出假有漏神通非真起应。世智分别非法眼明。虽利众生而非成就。虽作佛事非净佛土。止是少分教化为益甚微云云。 若通教入假虽分别药病但依二谛。诊病不深。识药不远。但是作意神通非真起应。应有始终为作父母师长。世世结缘处处调伏。动经无量阿僧祇劫。善根若熟即生王宫。道树作佛。渐顿度人。乃至入涅槃。舍利住世久久利益。有始有终乃名为应。无而欻有暂出还没。故非真应。一时片益不名成就。灰身入灭非净佛土。别教十行入假利益义同通教。若登地时得如来一身无量身。湛然应一切。尔时知病尽病渊源。尔时识药穷药府藏。尔时授药如印不差。真道种智最胜法眼。所可应化任运普周。和光同尘结缘之始。八相成道以论其终。亦名为化亦名为应。其见闻者无不蒙益。有所施为是净佛国土。入假利益皆实不虚。登地既然后地例尔。乃至圆教初住入假真实利益。乃至后心亦复如是。若得此意料简变化即识真伪。所以者何。魔亦能以有漏心作无漏形变为佛像。老子西升亦云作佛化胡。诸外道等变释为羊停河在耳。世智五通靡所不作。如是邪化无量无边。尚非三藏五通化。云何得是别圆任运真化。化语多种无眼之人谬生信受。能深观察不可雷同。故知从法身地垂应十界度脱众生。如此入假真利益位。三结破法遍者。未发真前随所计着百千万种皆名为见。如盲问乳非乳真色。若绳若杵何关象事。呓言之见见即是假。故历单复具足以观破之。破若不遍不得入空。见思若尽乃名破法遍也。就文字论乃当如此。意则不然。见思即是无明。无明即是法性。见思破即是无明破。无明破即是见法性。入实相空。方名破法遍也。从空入假破法遍亦尔。假有无量病法药法授药法。分别此三有所不达。不名破法遍。未发法眼之前虽有分别。分有所见不名破遍。六根净时分别一病有若干种。解一句法达无量句。十方诸佛说法一时受持。是为相似气分。障通无知既破。双照二谛方名破法遍也。举要而言。次第破者则不名遍。不次第破乃名为遍耳。前观法重沓既多。恐人迷故约二观后。结破法遍也。 ○第三明中道止观破法遍者。前生不生止观破法遍。一往似自行。次不生生止观破法遍。一往似化他。今不生不生止观破法遍。一往似双非自他又双照自他。生不生即不生生。亦即不生不生。自即不自亦非自非不自。不生生即生不生。亦是不生不生。他即非他亦非他非不他。不生不生即生不生。亦是不生生。亦是不双非。亦是不双照。种种分别令易解故作如前说耳。就此为四。一修中观意。二修中观缘。三正修中观。四明位利益。其意者。三藏中菩萨偏用世智照俗。二乘偏用析假入真。佛二谛周足异于弟子。假设第三观。设作离有离无之说。秖是离有无二见。实无别理可观。故不须第三观也。通教二乘偏用体法入真。菩萨慈悲入假。唯佛俱照。道观双流异于弟子。亦假设第三观。亦无别理异于真谛。开善所执佛果不出二谛外。即此义也。虽无别理而得有真如幻如化不生不灭中道之名。亦得有中道之义者。佛满字门通通通别。钝根止能通通不能通别。故此教得有别接之义。利者被接更用中道。不被接者不须第三观。别接义如显体中说云云。 别教若作二谛三谛皆元知中道。若作三谛可解。若作二谛者。中道为真有无为俗。照此二谛从容中当名中道。二用无偏名双照虽作二名中理亦显。此理玄深根钝障重。如眼闇者穿针不谛。云何穿针。为常理故先破取相慧眼见空。次破无知法眼见假。进修中道破一分无明开一分佛眼见一分中。方是真因。因果圆满乃名为佛。二谛非正意故不名因。例如小乘方便伏惑不见真。不名修道。发见谛后具真修道始是真因。无学为真果。别教例尔。二观既是方便必须于中。虽复必须要前二观。二观若未办亦不暇第三观也。圆教初知中道亦前破两惑。奢促有异。何以故。别除两惑历三十心。动经劫数然后始破无明。圆教不尔。秖于是身即破两惑。即入中道一生可办。譬如贼有三重。一人器械钝。身力羸智谋少。先破二重更整人物方破第三。所以迟回日月。有人身壮兵利。权多。一日之中即破三重不待时节。以此喻之其义可见。又如两铁。一种种烧治方有利用。一是古珠即烧即利。为是义故。圆教初心即修三观不待二观成。以是义故即须明第三观也。

往期推荐

要闻速递:发掘新场景、共享新机遇——从消博会洞见中国体育消费市场未来趋势
<< 上一篇
最后一页
下一篇 >>

X 关闭

  • 太阳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