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干部,为何恍若身在“广告公司”?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这两年,各种媒介、街头巷尾到处充斥着各种“谐音梗”式的标语、内容,甚至连政府的、官方的宣传口号也开始利用谐音“篡改”成语、俗语,以求朗朗上口。这恐怕让不少小朋友的学词识字遭遇了一些隐性的挑战。近日,不少媒体就关注到这种现象,并提出,这可能会对儿童和青少年学生产生误导,对教育产生负效应。
我们的确需要警惕“谐音梗”泛滥带来的教育风险,不过,其对社会其他层面,乃至政府行政生态的影响,恐怕更值得重视。
其实早几年,使用“谐音梗”还算是个赶时髦的事儿。它被大量运用在脱口秀等语言类的舞台表演之中,特点是利用了中华语言文化的复杂性,通过谐音来产生认知歧义,或是形成一语双关,从而让听众产生“美丽的误会”,最终达到喜剧效果。
谐音本身无罪。尤其当谐音用得巧妙,不仅能真的起到令人会心一笑、过目难忘的效果,也能彰显使用者的能力水平。老一辈新闻人邓拓生前就曾诙谐地说过:谁要给我出一个好标题,我给他磕三个响头。翻看既往的老报纸,不难发现,谐音双关从来就是新闻标题“博君眼球”的重要手段之一。有些老文章的标题之巧,至今为业内津津乐道。
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遇到过不少较为成功的谐音使用案例。比如政务服务领域的一些服务品牌,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谐音,不仅读起来顺口、亲民,所要表达的内涵也流露于字里行间,不少网民称赞这些“谐音梗”玩得“溜”。
不过,“梗”的基数大了,难免良莠不齐,有些就让看客感到莫名其妙。商业广告领域,这样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,无须赘述。值得关注的是,现在政府部门主办的一些公开活动、张贴的宣传标语里,也开始大规模出现“烂梗”,不光内涵让人费解,表达方式也并不高明。
而藏在这些热闹标语背后的政绩观恐怕更值得关注。个别部门、单位开始出现本末倒置的观念,认为一项工作推进的效果,不取决于实绩,而是看口号能不能喊得响,能不能喊到领导的耳朵里。于是,更多人力、财力开始向自我包装、自我营销——并且是从概念往概念的包装、营销上倾斜。
有基层干部就曾向笔者抱怨,平日里办活动,形式可以雷同,标语必须创新。一些干部办的虽是民生事务,干的工作却像是在广告公司。结果就是干部将智慧和点子花在了本不重要的地方,而受益的和受损的,又会是谁呢?
更该警惕的是,一旦这样的“花边努力”得到了上级的认可,便可能进一步影响政绩考核的标准、人才选拔的导向……
当然,错的从来不是文字本身,而是大玩文字游戏的人。
X 关闭
- 太阳能